
10月24日至26日,第三届全国非牛顿流体力学研讨会在济南举行。山东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晓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会议聚焦非牛顿流体微观结构与流变特性的本构方程、非牛顿流体流动稳定性、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工程应用以及非牛顿流体力学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五大核心主题,共同探讨非牛顿流体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未来挑战。山东省力学学会理事长周慎杰在开幕式上致辞。
在特邀报告环节,北京大学谭文长教授分享了非牛顿生物流体力学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前沿应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富庆飞教授深入揭示了非牛顿流体射流不稳定性的内在机理;哈尔滨工业大学丁子敬教授展示了粘弹性液膜流动的先进建模方法及其滑移边界条件的影响;山东大学王少伟教授探讨了多场耦合条件下的液膜稳定性,揭示了其呈现的独特流动模式。
分会报告环节共设三个分会场,围绕“非牛顿流体本构理论与计算”“非牛顿流体流动稳定性”“多相流与非牛顿流体”三大主题,开展了9场邀请报告和40场口头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学术见解,引发大家对非牛顿流体力学研究的深入思考。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山东省力学学会联合承办。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院长张庆松主持。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近30所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
文图:肖越